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休闲娱乐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翻拍,专业新鲜度却仅59%?口碑分化严重!

时间:02-03 来源: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109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翻拍,专业新鲜度却仅59%?口碑分化严重!

一部电影可以美成什么样?7年前,有一部叫做《至爱梵高》的电影,找来数百位艺术家,逐帧创作出56800幅油画,形成了油画风格的动画长片。Sir随便截一张图:要知道,当年在大银幕上看,效果更震撼。没想到7年后,《至爱梵高》团队又带来了新作,他们找到了60位画家,照例先拍真人电影,再进行手绘,完成了电影79000帧的画面。风格复杂性增加了许多。于是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光线:一个非常古典的油画构图,阳光照射在少女身上,而她的母亲经过她身边时,阳光与影子,在少女身上形成了明暗对比。甚至于。当光线流转在人物面孔上时,每一丝的微表情,都在光影中显得灵动起来。你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少女脸上的悲伤。没错,这部Sir期待已久的电影终于出了:农民The Peasants好消息是,本片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小说。故事有了一定的保证。但坏消息是。影片推出之后,口碑两极分化相当严重。豆瓣8.1,尚在Sir的预料之中,可在烂番茄上,我们看到了专业59%新鲜度,和观众94%好评的强烈反差。又一部受大众追捧的烂片?未必。很多人会义愤填膺地把这当成是一个“知三当三”的故事。如果真的如此理解,可能小瞧了它。01这部电影在本质上来说,是极具“波兰血统”的。和《至爱梵高》致敬大量名画一样,《农民》在绘画风格上,有许多场景致敬了19世纪波兰画家,约瑟夫·玛丽安·切沃文斯基的作品。△ 《迎接阳光》 上图,约瑟夫·玛丽安·切沃文斯基画作△ 《鹤》 上图,约瑟夫·玛丽安·切沃文斯基画作而且,电影故事也是改编自波兰小说家莱蒙特在192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农民》,这本被誉为“伟大的民族史诗式”的作品。书里是将农户与大地主之间的斗争与妥协作为故事主线,但,在电影里,导演们将叙事重点集中在了一个女孩身上:贾格娜。一名年轻的,对爱情懵懂无知的纯真农村少女。在她身上,拥有着这个村子里所有女人都嫉妒的美丽,她游走在市场里,身上的一袭红色连衣裙,吸引着所有男人的注意力。她拥有着毫不自知的天真与美丽。而这份美丽,在众人眼里,就是她身上最值钱的东西。贾格娜身上,那一抹红色就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她一双如火一般的红色嘴唇彰显着自己的欲望;常常在阴暗的场景里,她的红色外套与红色长裙格外突出。在舞蹈时,火红的裙子,又如火苗一般。照亮了整个房间。但,她的火热在这个闭塞、封建的落后村子里。并不是一件好事。母亲用6块地的聘礼,就把贾格娜“嫁”给这个村子里最有钱的鳏夫老地主。而,这个故事注定与现在的“三观”背道而驰的是。这个地主的儿子,安托什,是贾格娜婚前的情人。直到她成为他的“后妈”时,他们俩还常在一起约会。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安托什是有家庭,有孩子的男人。这简直就是国产剧8点档的狗血剧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的价值观,贾格娜都被看成是一个知三当三的“婊子”。但,这个故事真的要去讲一个女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吗?不。它没有你看上去的那么简单。02欲望与舞蹈在许多经典西方文学作品里,出轨着实是一种不伦,但它并非是一种要接受批判、审慎的两性关系。有时,它反而会是一种真实的,人性的映射。少女贾格娜正值花季,对于爱情有着强烈的憧憬,这一点也无可厚非。而安托什的出现,他的健壮与温柔,让贾格娜彻底沦陷了。(并不是Sir在推崇出轨啊)你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出彼此欲望的纠缠。在他们第一次的约会里,他们二人在月光下温存地舞蹈,将耳鬓厮磨的柔情化作他们之间默契的舞姿。在贾格娜的一生中,历经的三次舞蹈,让她的人生彻底改变。与安托什在月光中的约会是她初次经历激情。第二次,是在她的婚礼上。那一场舞蹈,是在醉酒与慌乱中,被男人们玩弄、掌控式的一次舞蹈。贾格娜在婚礼上,如小鸟一般,在年迈的丈夫身边围绕、起舞,仿佛自己成为他值得炫耀的新鲜玩物。接着,男人们开始纷纷成为她的舞伴。舞姿也越发疯狂。甚至,在他们的掌控之下,贾格娜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任凭男人将自己拉向他们,与自己的身体产生碰撞。她在操控中并不自在,反而变得无所适从。在她新婚夜里,酒精的作用下,贾格娜表现出混沌又狂野的一面。也就是这样糊里糊涂的选择之下。她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在婚后,她也一直安静地做好一位妻子。但,年迈丈夫生活的一潭死水,永远无法满足热情的妻子,她的某种渴望,正在慢慢浮现出来。直到,她再一次在酒馆里遇到安托什。他们的这一场舞蹈,比之前树林里的夜晚,还要热情。我们完全可以将她与安托什的两次舞蹈,视为他们肉体上的酣畅淋漓。但,这几场欲望背后隐藏的,是对贾格娜的情感掠夺。安托什引导着贾格娜的欲望,甚至,化身为节日里的“怪兽”,彻底对她的身体进行“掠夺”。这都像是安托什引导着贾格娜天真的欲望,而对她进行激情诱惑的一场全面围剿。在这几场舞蹈之下,贾格娜就是一个完全的弱者。甚至,在命运里,她也是一个弱者。她在母亲的教育下顺从了自己的命运;在男人的引诱下,顺从了自己的欲望;在周围人的虎视眈眈之下,又顺从了这个村子对她的审判。这也是这部电影,为什么三观并不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也是贾格娜这个角色让观众产生疑惑与不解之处。她怎么就能如此顺从所有的安排?她为何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但,如果将她,变成“它”呢。03土地为什么要将这个故事叫做《农民》呢?围绕的关键点,就是这片“土地”。波兰,曾经被沙俄、普鲁士、奥地利三国连续瓜分,战乱之下,民不聊生。在莱蒙特的小说里,写下了许多当地农民与沙俄之间反压迫的抗争。在电影里,也有一处重要转折,地主率领自己的村民们前往沙俄贵族未经农民允许,就被随意砍伐的森林。一场地主与贵族的战役,在此时打响。土地,是成为他们必争之地,也是维系他们生命之地。在缺少生活资源的农村,农民只能靠土地的恩赐,维持自己一年的生计。土地,它不单单是居住的空间,食物的来源之处。而是,如安托什对贾格娜求爱时的一番话:在我眼中你就像这块圣洁的土地这块唤醒万物生机的土地是你唤醒了我的生命土地也是女人。有了土地,就可以以此获取求婚的权利。土地,也是衡量一个女人价值的砝码。她不过带来了三摩根的沙地现在就敢在这里跟我发号施令在《农民》中,男人的意识里,女人一如脚下的土地。她可以孕育万物,是生命的起源,但,她们也是他们拥有的一部分资源。男人对待女人的态度,便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女人的地位,也如土地一般,只能被迫永远地停留在这里,接受自己的命运,任人瓜分、处置。没错。他们是对土地有感情的,一如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可以为它争夺,为它豁出自己的生命,直到在临死前,还是想着该为这块土地播种了。但。就像土地可以遗弃一样,遇到困难,他们也同样可以遗弃女人。因为干旱收成不好,农场缺钱,有着被抵押的风险,于是人们将问题怪罪到贾格娜身上,指责老农场主在她身上大手大脚。并要将其驱逐出境。蒙昧吗?蒙昧。但这蒙昧之下,还有一种对人性的践踏与残忍。一个细节。当贾格娜被扒光,扔在雨里的泥巴地里时。我们可以看到,象征着她生命力的红色头绳,被雨水冲走了。此时。女人的地位,又远远低于了土地。所以。这个故事仅仅是关于一个“小三”的悲剧么。不。贾格娜的悲剧,是她命运的悲剧。也是曾经在这片充满了战争、悲伤的土地上,渴望得到自由,却难以实现的女性的悲剧。数千年来,有无数女性就如那片土地一样,困守在同一个地方。任人宰割。没有选择的余地。且不说当时有没有现代文明思想灌输的可能了。即便是那些女性想要寻找一点自以为自主的自由,想要凭身体本能寻找爱情,也往往会被认为是罪过。人们认为,顺从才是美德。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悲剧故事,用诸如“知三当三”的简单道德观,又如何概括得了?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休闲娱乐